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91精品视频在线看-91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91精品视频在线-在线看片成人免费视频-在线看片成人

fyty8888@163.com

中國濕地監測與評價

作者: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最后修訂:
2020-07-03 15:11:59

摘要:

目錄

【簡介】

 

濕地生態系統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統之一。搞好濕地生態保護對水資源保護、緩解水旱災害、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對實施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次沙龍主要討論濕地保護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濕地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的方法,我國濕地保護的形勢和未來我國濕地保護面臨的各種挑戰和機遇。

[返回]

 

【主持人致辭】

 

田國良:大家都知道濕地是地球三大系統之一。濕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調蓄水源、洪水、涵養水源、調節生態平衡等獨特功能。人們形象地把濕地稱之為地球之腎。因此,濕地生態是構成社會經濟發展重要生命系統之一。

中國是亞洲擁有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1992年我國就正式簽署了國際濕地公約。從這以來中國許多濕地因為它的生態價值被列為國際生態名錄,予以保護。由于我國濕地面積大、分布廣,常規方法很難掌握濕地分布與動態變化,遙感監測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遙感地球所牛振國研究員及團隊長期從事濕地遙感制圖與評價工作,先后在頂尖雜志發表,先后在中央電視臺、新華網、鳳凰衛視、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家主流媒體跟蹤報道過他們的成果。

今天我們學術沙龍首先就請牛振國研究員做主旨報告,題目是中國濕地監測與評價。

[返回]

 

【主旨報告】

 

牛振國:中國濕地監測與評價

今天報告內容主要是中國濕地監測與評價。我們做的工作除了做中國的濕地,也做了全球的。今天主要報告這幾年監測我們國家濕地的進展情況。

我們工作分兩部分,先是在2012年科學通報發過文章就是中國濕地監測與評價,同時把我們以前做的工作和新的工作匯到一起,一起向各位前輩報告一下。

報告內容分三個方面:一個是概念,一個是監測變化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與趨勢。

1、濕地概念與分類

為什么先要講概念呢?大家一談到濕地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大家都生活在濕地的周邊,像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就是。陌生的是究竟什么是濕地?到現在來說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完整清晰的概念,所以說是比較陌生的。我查了一下,用英文“Wetland”檢索一下大概有48個通用詞。“Wetland” 是各種濕生環境的統稱,指在一定時期內地表有水或飽和狀態,像沼澤、草甸、泥潭、苔蘚、紅樹林、河口、湖泊、河流、洪泛等等,這些都被歸納成濕地范疇里面,濕地這個詞實際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

這些年做工作很多人問我家的池塘算不算,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好多人犧牲的那個草地算不算?算。我跟別人解釋的時候就意識到,突然想到那么一張圖叫盲人摸象。像100多年前從歐洲開始美國到美洲國家,東北開發時科學院有個東北所專門做濕地研究的,都是做大沼澤平原。從那個時候開始,一個大家沒有意識到這個,另外一個大家從不同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國家剛解放是對濕地開發,作為資源角度看待,如果從環境角度,又有很多環境功能,隨著我們對資源開發加大,對資源需求加大,實際上對濕地產生了破壞。轉過來說我們對濕地有了另外一個方面的訴求,就是環境方面功能的訴求,像生物專項保護,全球變化,二氧化碳、甲烷氣體增加導致氣體溫度增加。大氣很多的二氧化碳通過濕地的形式被固存到地球表層里去。濕地還排出甲烷,所以在溫室氣體排放非常關鍵。目前全球溫室氣體計算研究里面,氣溫最大不確定性也是濕地。我計算時需要知道濕地分布的范圍和面積,但到現在為止給不出一個完整的數據,導致濕地推算出全球溫室氣體情況也是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還講到水文,濕地可以抑制洪水,干旱的時候濕地會釋放水源等等,究竟什么是濕地呢?我的理解,不同的學科只是看到濕地的一個方面,不管是功能方面,還是效益方面只是談了一個方面。

談到《濕地公約》。《濕地公約》是國際上最早的一個非政府間的公約。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簽了公約,咱們國家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目前為止全球190個國家在《濕地公約》,目前來說《濕地公約》是一個最大的非政府間公約。

《濕地公約》一開始建的時候是作為水禽棲息地即遷移水鳥(water birds)的公約,然后發展成為一個為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及其功能、維持濕地文化、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公約。

盡管《濕地公約》已經實施了40 多年,但非常遺憾的是,《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Living Planet Report》都指出,濕地仍然是全球被破壞最為嚴重的生態系統。我們對濕地分布的基本狀況的理解依然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我們今年春節剛過完發過一篇文章,說全球濕地最小到最大評估全球濕地面積相差4到5倍以上,大家對濕地范圍基本概念存在很大的認識的差異。根據《濕地公約》的規定,濕地是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濕原、泥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所有這些類型在《濕地公約》里面都被定義為濕地。實際上我們地球表層,有水的地方或者說能夠短期存在地方都被納入濕地范疇里去。這個概念也存在很多爭議。一開始我們傳統科研人員擬定的太籠統了,從學科角度沒法去認定。我們認可這個,因為我們保護濕地目的是為了國家更好的發展,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環境。所以我們更側重于用這個概念來定義所有學科的理解。

濕地的功能和價值。因為濕地存在形式多樣性,濕地存在的價值和功能是多樣的,列出了十幾個,其實不止十幾個。各類濕地的服務價值高達14.9萬億美元/年,占全部自然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的45%。(Costanza, et al.1997, Nature) ,當時評價最高的是濕地,14.9萬億美元,具體數準確與否大家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在這個層次上給全球人民提出一個警醒,從那開始我們對濕地價值有了更高的價值。這是國內學者的認識,三峽水庫設計總庫容達390億立方,防洪庫容220億立方,而僅洞庭湖灘涂和草甸沼澤的調蓄水量達162億立方。如果洞庭湖在原來的狀況下,蓄水功能是僅僅比三峽庫區小一點,功能是非常非常強大的。比如說禽流感,我們做這個項目也跟禽流感有關系,包括全球變暖和濕地影響。

這么看起來濕地類型非常多,《濕地公約》講了26個自然類、9個人工類,中國的濕地劃分為濱海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5大類34種類型。濕地作為一種非地帶性分布的生態系統,分布于高-中-低各緯度帶內;從濱海到內陸;平原到高原等不同地形地貌和氣候帶內均有分布;濕地生態系統景觀類型存在形式各種各樣。這是咱們國家調查時列出的濕地類型。

有幾張片子跟各位前輩看一下,這是經常看到的濕地類型,海洋濱海濕地草床、珊瑚礁等等,三角洲也是這樣的。這是青藏高原的河流濕地、額爾古納河、灤河、興凱湖、洞庭湖等等,這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講的沼澤濕地,像草甸,草本沼澤、森林沼澤。人工濕地像元陽梯田、水田、鹽田、京密引水渠。

所以這么看起來之后,濕地外形來說各種各樣,從咱們國家就有三江平原、長江中下游、鄱陽湖等等。曾以為我們用遙感的方法,用自動的方式難以實現。造成了我們剛開始想認識這個東西的時候沒辦法。大概十幾年前,還認為最好的方式還是用我們最傳統的方式,用人工檢驗的方式去做。

2、中國濕地的遙感監測及變化

中國濕地的遙感監測及變化。歷史時期中國濕地監測與變化分析、2000年以來中國濕地監測與變化、特定濕地類型的監測與變化分析。

歷史時期中國濕地監測與變化分析,因為濕地復雜性太難了,但是當時已經具備了所有遙感數據,70年代的MSS,能全部覆蓋一次衛星數據的,這是1978年MSS數據,到了2000年,1990年,到了2008年我們用中巴衛星數據做了研究,每期我們都出了大量的數據,我們只想了解一下我們國家的濕地情況,就用最笨的方法人工目視解譯,做了大概3年時間,前后投入60、70個人做完這項工作,基本上對咱們國家濕地現狀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這是我們當時做的類型體系法,這個類型體系還是依據了《濕地公約》的體系,有的是不能說的,就沒有采納,這里是15個類型,當時遙感做不了,有些能做的就做了,濱海濕地、內陸濕地、人工濕地是按照《濕地公約》來做地

看看結果動態圖,每年的變化,1978年、1990年、2000年、2008年 Nature的有個記者說中國第一次完成了實驗,我們當時完成了的時候是第二個完成的,除此之外,大家對濕地關注很多都是關注在特定的濕地研究,研究非常的細致,當時從總體概貌來說這個工作是非常非常繁雜的工作。當時我們做出來之后大家反響比較大。

接下來有幾個基本結論:到2008年全國濕地總面積為324,097 km2。其中天然濕地面積為2.85×105 km2,占88%(包括濱海濕地3%,內陸濕地85%);人工濕地面積為3.87×104 km2,占12%。數據上有些差異因為有些類型方法不太一致,總體數來說,對特定類型比較時反映了我們國家當時的情況。

從地理分布看,濕地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國人口稀少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濕地分布較多的4個省(自治區)為黑龍江、內蒙古、青海和西藏,其濕地總面積為1.78×105 km2,占全國濕地面積的55%;其次為新疆、江蘇和吉林,占全國濕地面積的16%。而具有“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濕地面積僅為8031 km2,不到全國濕地面積的3%。

過去三十多年中,中國濕地面積總體上處于持續減少的過程,總體減少了33%,約1.02×105 km2。但由于其中人工濕地增加了約11952 km2,因此實際減少的自然濕地面積達1.13×105 km2。其中減少的濕地以內陸沼澤為主,占減少濕地的49%。

從變化看1978年到2008年大概30年時間,我們濕地減少的速度在放緩,大概30年間減少了三分之一的量,其中減少的是自然濕地為主,但是人工濕地增加了一倍多,所謂人工濕地就是魚塘、魚田開發了,我們定義為人工濕地,人工濕地增加了很多。

如圖所示,前期我們開墾成旱地了,后期就不在開了,因為濕地存在的地方總會被淹的,基本上因地制宜,把沼澤開成水田、魚塘,從自然濕地變成了人工濕地,前期是濕地變成了旱地方式,后期就是自然濕地變成人工濕地的轉化。

全國來看濕地變化三個情況,一個是北部二省(自治區)(黑龍江和內蒙古):受近期農業開發影響顯著,濕地大面積減少。第二個西部三省(自治區)(青海、西藏和新疆):西藏1990年后濕地持續增加,而青海和新疆總體變化不大;第三個其他省市(自治區):由于開發歷史悠久,殘存濕地不多;多數濕地處于減少過程(除江蘇和山東)。

如圖,人口密度與區域濕地變化特征,過去30年期間每個時間段里都是減少速度最快的,人口比較少的區,小于5個人的區間就比較少。濕地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的地區:在1990年,低密度區域為52.90%,中密度區域為20.64%,高密度區域為26.46%;高密度區濕地持續大幅減少。

農業與濕地分布。農業GDP和濕地分布呈相反的對應關系;接近一半 (46.08%)的濕地分布在低農業GDP的區域。較高農業GDP的區域,濕地變化劇烈。增加的人工濕地大約有76-81% ;而減少的自然濕地大約有63% 都來自該區域。

耕地尤其是有效灌溉耕地增加,主要發生在水資源短缺及濕地分布較廣的省區(西北和東北省區),結果必然是爭奪了濕地的水源,濕地因此而退化和萎縮。黑龍江省的水壩從1990年的93座增加到2000年的414座,同期水庫從491座增加到609座。但是東北不一樣的地方,東北是咱們國家的一個商品糧基地,咱們國家既要保證糧食安全又要保證生態安全,我覺得這是一個悖論。東北保證多大程度的糧食安全,多大程度的生態安全這個問題沒有人去回答,他是因為歸到我們國家不同部門管理。

如圖所示,顯示我們國家青藏高原突出的現象,隨著氣溫升高冰川減少,1990年的遙感的,2000年的,非常的明顯,青藏高原對濕地供水來源。

如圖所示,我們用了GLAS數據,測試高層數據反應了水面高層,反應湖水容納變化。這是青藏高原的輪廓,冰川融水非常的多,原來納木錯是最大的,現在色林錯最大,20年前西藏濕地增加1萬多平方公里。

2000年以來中國濕地監測與變化,2000年的數據我們用了MODIS的數據做,時間序列遙感影像數據: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ODIS)8天合成的反射率產品,每年46期,空間分辨率為250米。分類體系:永久性水體、永久性沼澤、季節性沼澤、洪泛濕地、水田。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時間序列遙感數據,完成了中國濕地的連續制圖和變化分析,反映了2000年以來中國濕地的分布和變化狀況。

2015年濕地總面積為530675平方千米,不同類型的濕地面積數量相差懸殊,水田占濕地總面積的比例超過一半,而季節性沼澤和洪泛濕地的總面積則不足十分之一。中國濕地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濕地區、青藏高原濕地區和東北濕地區,分別占總濕地面積的43%、17%和16%。

有圖為例,2015年最新結果的分布圖,青藏高原水田非常多,長江中下游的水田。

2000年到2015年間中國濕地總面積表現了持續減少的特征,濕地面積總體凈減少約3.00萬平方千米,減少約5.36%。但整體來看濕地面積減少的速率變小,濕地減少速率由2000-2005年的2200平方千米/年減少到2010-2015年的1500平方千米/年。

還有一個現象水田面積也逐漸減少,水田我們看了一下水田減少主要在廣東、國家南方水田在減少,東北水田還是在增加,這是非常明顯的兩種趨勢。南方經濟發展對水田不在那么關注,還有好些水田被占用了,但是永久性沼澤是在減少了的,洪泛濕地是在減少的。

除黃河中下游濕地區外,其余各區域都表現了濕地的持續性減少。黃河中下游濕地區濕地總面積增加3144平方千米,比例約為35.94%;濕地的增加主要發生在2000-2010年間。東南和南部濕地區減少幅度最大,2000-2015年間減少比例高達42.76%,濕地減少主要發生在2010年之前;其次是西北干旱濕地區,濕地凈減少比例為12.08%,濕地減少主要發生在2010-2015年間。面積分布較為集中的東北濕地區的濕地減少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約為4.77%;但濕地減少主要集中在2000-2005年間。

特定濕地類型的監測與變化分析,為什么最近在做特定類型呢?我們發現監測濕地變化呢,從無到有,從原來不了解,研究了之后發現我們很多數據不足,包括其中很多類型沒有監測到,包括水田用其他的方法補充進去了。因為海洋漲潮的時候衛星每天時間大概早上5點過境,但是沒法監測潮間帶,所以我們對潮間帶做了監測。

以洞庭湖為例子,數據源:以2001—2014 年 MODIS 時間序列數據產品 MODIS_13Q1 為主要數據源(23期/年的EVI數據產品)。方法:采用波譜匹配的最小距離分類方法對研究區進行濕地分類和制圖,也是用MODIS的方法。

洞庭湖不同濕地類型植被指數時間變化特征定義永久性沼澤:在7、8月份出現最高值,收割之后出現陡降現象,季節性沼澤:在6-8月份雨季時被水淹沒,其他季節為植被特征,林地:植被指數為正態分布形狀,EVI隨季節發生緩慢的變化過程,農用地:EVI有陡升陡降的現象,雙季節農作物出現雙峰現象,泥灘:位于淺水地帶,雨季的時候被水淹沒,旱季的時候出露,水域:植被指數小。

洞庭湖的變化,總體分類精度和KAPPA系數分別87.87%和0.85。除了林地(75.26%)的分類精度略低外,其他類型的分類結果均具有較高的分類精度。SMMD方法可以較好地對永久性水域與泥灘、季節性沼澤與非季節性沼澤進行區分。

天然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東洞庭湖,農地(以水田為主)集中分布在西洞庭和南洞庭湖區。從水到陸空間上濕地各類型的分布規律依次是永久性水域、泥灘、季節性沼澤、永久性沼澤和農地,林地交錯分布在離湖較遠的區域。

總體上,農地是洞庭湖分布面積最大的類型,14年間面積基本變化不大(813-934 km2)。但林地總面積處于上升之中,由728 km2(2001年)上升至938 km2(2014年),增長29%,到2014年超過農地面積,成為面積最大的類型,林地呈現出由前期的零星分布到后期大面積集中分布的現象。洞庭湖各種濕地類型(永久性水域、永久性沼澤、季節沼澤和泥灘)都呈現了不同程度的面積波動減少的特征。

季節性沼澤的時空變化及其生態后果,在東洞庭湖區,季節性濕地朝湖心方向擴展,同時在遠離湖心區,季節性沼澤轉化為永久性沼澤或林地;在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區,季節性沼澤占據湖心區成為主要地表覆蓋類型,同時受人為因素影響部分季節性沼澤成為林地。

季節性沼澤減少直接導致珍稀鳥類和魚類食物來源的減少,造成棲息地環境質量下降甚至破壞;季節性沼澤的喪失和退化將使洞庭湖濕地的生物多樣性降低。最顯著的是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區林地面積的快速增加,主要由沼澤轉化而來,如圖,其中永久性沼澤轉化為林地共14800 公頃,由季節性沼澤轉化為林地為7900公頃 。

潮間帶監測,這是去年有一個老師發的咱們國家海岸線過去40年變化圖,我們實驗區是變化最快的區域,江蘇鹽城變化最快,我們選取了這個區域看,潮間帶我們定義的就是海洋最高潮和最低潮之間。單獨遙感做不了,我們用了GIS的方法。

我們當時從1995年開始一直到2015年,潮間帶面積是在減少,最突出的是2000年之前減少的最快,15年間整個鹽城潮間帶減少一半47%。

如圖,整個鹽城海岸這是最北端和最南端,可以看出來分布在最南端,潮間帶最大區域也是在南端。

大家都知道海平面是在上升,上升有個結果導致高潮和低潮,同時向陸地推進,但由于海岸岸段的各種建設,阻止了高潮線向陸地的推進。因此“擠壓效應”最終導致了潮間帶的減小。

在圖上,藍色的線是我們模擬的線,假設沒有這些水田和壩在這,高潮線在這,紅色的是實際的,北部射陽縣,模擬和實際高潮線距離約為800m; 大豐縣附近,模擬和實際高潮線距離約為1200m。

3、未來挑戰與趨勢

未來挑戰與趨勢。我覺得一方面我們遙感技術發展非常非常快,另外一方面大家對環境、生態需求,對遙感技術需求非常多。中間有非常大的瓶頸,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數據處理技術共性與產品,濕地生態系統特征與分類。

大家看了新聞都非常清楚,我們國家遙感技術、遙感衛星等等不停的發射,我們國家也是發射衛星大國,我們的數據越來越多,但是這些數據上去之后,面臨最大問題就是有數據沒產品,我們拿回來數據之后我們能不能用,非常非常大的一個問題,這是一個例子。

MODIS與風云衛星對比,SCI論文檢索數量低兩個量級,根源是國產衛星有數據、無產品。 基于風云衛星發的文章是220多個,基于MODIS很多,我們國家一方面應用處理技術,另外一方面還有新的政策。

濕地面臨本身遇到的困難:濕地是所有的類型,我們做所有類型土地覆蓋,比如說林地、草地、農地都要做,我們做濕地監測時也會遇到所有特征。比如說濕地存在過渡性,濕地介于濕地與陸地之間;第二個是動態性,一年四季是動態的,還有一個景觀多樣性是湖生的、海生的等等。都給我們遙感監測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

鄱陽湖為例子,2006年做的,6、7、8三個月的情況。

到目前為止全球很多了,大概6類,像清華大學做的,所有的全球土地覆蓋里面濕地類型是最低的,有的干脆不涉及的,有的涉及了非常非常低,需要單獨對這個類型開展相關研究,原來關注了地表分類關注了光譜信息、植被的信息。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接下來對特定類型,除了我們做完了水田,比如說水庫,水庫到目前為止也非常難辦和湖泊是一樣的,當一個流域水庫建非常多的時候就改變了水循環。像洪泛區等等。濕地監測面積等普查轉向特定功能的監測,例如生物棲息地、水量、生物多樣性、生物量等。濕地保護有效性評價,國家濕地保護區/保護地/國家公園等保護有效性評價,為濕地保護提供政策支持。這些工作做完以后下一步才能給國家管理提供支持。

[返回]

 

【邀請報告】

 

鄭姚閩:中國保護區保護有效性評價及政策建議

1、研究背景

既然說到保護區,我們要知道什么叫保護區?全世界保護區20多萬,定義很復雜,國際上公認的保護區的詞是Protected Area,國際上公認的保護區定義是指一個明確界定的地理空間, 通過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得到認可、承諾和管理, 以實現對自然及其所擁有的生態系統服務和文化價值的長期保護。

在中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水源地保護區、世界遺產地、國際重要濕地等,都是保護區。

今天主要想說的是自然保護區這個詞,根據1994年國務院條例,本條例所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按照自然保護區分類分3大類、9個小類。

全球保護區統計數據,截止到3月份,現在陸地保護區占陸地表面面積12%,這是代表全球的水平。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分六大類,嚴格的自然保護區 、荒野地保護區、國家公園、自然遺跡地 、棲息地物種保護區 、景觀保護區、資源管理保護區。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于2016年 12月2日-3日在墨西哥坎昆召開,中國獲得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辦權。大會規定,到2020年,陸地保護區面積占各締約方國土面積的17%。2020年大會將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計劃,并確定203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中國自然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14.9%,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2%。1956 年6 月30 日, 由秉志、錢崇澍、楊惟義、秦仁昌、陳煥鏞等5位著名科學家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請政府在全國各省(區)劃定天然林禁伐區保存自然植被以供科學研究的需要’的提案”(亦稱92 號提案)獲得通過, 是中國科技界開啟中國自然保護的先河。同年,我國在廣東鼎湖山建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2年 中國政府先后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濕地公約》,批準《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1994年頒布實施《自然保護區條例》;1996年頒布實施《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01年《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總體規劃(2001-2050)》獲批;2005年《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05-2010)》獲批;2012年 《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十二五”實施規劃》獲批。

在這種搶救性保護的思路下,我國保護區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截止2016年6月,我國已經建立超過11416處自然保護地,覆蓋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約18%。自然保護區2740處、風景名勝區962處、地質公園485處、森林公園3234處、濕地公園979處、水利風景區2500、沙漠公園55、海洋公園33、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428處。

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國際上公認的國家公園定義為大面積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區域,重點是保護大面積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目的是保護大規模的生態過程,以及相關物種和生態系統特性,同時可以為公眾提供理解環境友好型和文化兼容型社區的知識,例如精神享受、科研、教育、娛樂和參觀(Dudley, 2008)。 國家公園與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區別是一個什么東西呢?我的理解不是一個概念。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為了規范性對六大保護區的一個理解,第二類已經介紹過了,第一類也介紹過了,實際上就相當于一個筐一樣,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能往里裝。比如國家公園這一個詞,每個國家按他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后續研究基于國際上公認的類別去分析,發現一些規律。IUCN按照管理目標,到底是干預生態系統過程還是保護原真,我們國家根據保護對象是森林、草地、海洋等等,是根據對方來分,這是管理上的區別。

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建設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自然生態保護模式。截止2017年3月(根據世界保護區數據庫),全球保護區21.48萬個,國家公園5454個,面積365.04萬平方公里, 發展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評估全球國家公園的保護現狀及其生態壓力迫在眉睫。目前,全球沒有這方面的定量化評估報告! 

“一帶一路”,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未來,投資和建設活動對國家公園會造成何種影響?如何規避和減緩這種影響,已經成為擺在沿途各國和地區管理者和保護者面前的一道難題,迫在眉睫。對“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國家公園評估,可以提出投資、保護政策建議。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的重大決策,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中國在十三五期間將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目前,在中央綜合部門國家發改委的推動下,9個試點區在討論。

2、保護區的主要問題

保護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法:1994年保護區條例,建立了以后,這么多年已經無法適應自然保護區管理目標了,對國家公園、保護區也好要進行重新功能定位,你跟他談以前要GDP還是要發展,大部分說首先要保護發展,要修路就從核心區穿過,文件上不同意就進行功能區調整,很大問題存在保護讓位發展的現狀。但是一管就管死了,中央財政投錢,不讓老百姓去用這些資源導致社區居民跟政府之間沖突加大。所以法律方面還是欠缺。

錢:中央財政投入不足,下面保護區、基層單位只能保證溫飽問題,整個錢不夠,干活也沒動力,很多制約發展情況。

責:多頭管理、九龍治水導致出現問題時監管能力不足,發展犧牲保護,比如說一個水的問題,水質由環保系統管,水量由水利系統調配,水中魚由農業系統管,水鳥由農業部門管,甚至有些是集體的,有些承包到個人,這些方面我們后面也會有一些建議;

事情:長期遙感手段用的比較短,生物多樣性長期監測工作做都是不夠,搶救性保護,科學性有待加強;

人:理論和技術研究嚴重滯后,人才缺乏。

由此我們有個思考,保護區建立這么多年保護有效性如何?生態壓力如何?在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實現最大效益?我的一點體會:要加強監測和評估研究!

3、中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初步評估

這是《科學通報》的封面,雙語的。下面簡單匯報一下評估結果,中國91個國家級濕地保護區,總面積為 26.38萬km2,占全國國家級保護區總面積的 29% ;占全國保護區總面積的 18% ;占我國國土面積的 2.5% 。類型來看,沼澤濕地保護區最多,其次野生動物保護區,第三個是海洋類型,河流類型最少的。

從遙感圖像得到的數據,30 年來, 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濕地面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總凈減少面積8152.47 km2, 占全國濕地總凈減少量的9%;在凈減少中,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濱海濕地,在凈增加中,河流濕地>人工濕地 。從時期來看,1978-1990年凈變化量最多,約占總凈變化量的1/2。其中,沼澤減少最多的時期是1990-2000 年。

這是保護區的效果,在我結論里面按個數來看保護好的19個,保護不太好是44個,所占比例不太好將近一半,但是從面積來看非常不樂觀79%不太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后面我們也分析了,有一個全國最大的保護區,一個保護區占超過15萬平方公里,主要是這一個保護區造成比例相差大一點。

從空間分布來看,雖然保護區濕地大幅減少勢頭有所控制,目前48%效果不太好,這些保護區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一個長江濕地區、濱海、三江源、西南諸河,保護好是松花江濕地。在全部濕地自然保護區中, 52 個是自然原始的, 面積占88%, 遠高于個數所占的比例(57%), 但有相當比例的保護區達到預警等級, 亟待引起重視。

從保護區的個數比和面積比來看,自然原始>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 38個保護區達到預警等級。預警保護區的人口壓力普遍很高,耕地和城鄉居民用地所占比例較高。自然原始保護區則相反。

保護區評價,目前開展的是全球國家公園保護現狀和生態壓力評估正在做工作,首先為什么要干這項工作,加強國家公園保護狀態和生態壓力定量化評估,有助于人類了解地球上最美麗的生態環境資源的性質和數量以及人類自身對這些資源產生了什么的壓力,有助于提高人類關于自然保護與持續發展的科學認識和面對生態環境退化的應對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國在世界上生態環境保護的地位和話語權。有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國家公園建設、生態安全維護和“一帶一路”戰略布局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過研究世界上最好的范例,對中國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彎道超車和中國保護區事業健康發展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目標是什么?針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國家公園體制改革,生態安全,“一帶一路”)和應對國際形勢變化,依據現有的地球觀測數據相關產品,通過研究世界上最好的范例,在全球、一帶一路和中國三個尺度上對國家公園保護現狀和生態壓力進行評估。現在評估正在做,想提交三個報告《全球國家公園保護優先性評估報告》、提交《“一帶一路”國家公園的人類影響評估報告》、提交《中國國家公園優化空間布局報告》,并提交和公布相應評價數據結果。

主要采用什么樣方法,采用在學術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和強大的應用生命力的壓力(Pressure)-狀態(State)-響應(Response)概念模型(PSR Model)。用成熟方法構建指標體系。

數據的主要來源,主要是2000年左右的。構建評估模型通過指數都定量化,比如說陸地植被面積,比如說森林、草地賦予不同的權重,最后統一換算成統一數據。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初步評估結果,全球Top 500國家公園在各洲的分布概況,占全球總數(3692個)的13.5% ; 覆蓋面積卻達216.8×104 km2,占全球總面積(404.6×104 km2)的53.6%。南美和非洲占據半壁江山(個數比47%,面積比60%);亞洲和澳洲占據1/4至1/3(個數比32%,面積比25%),北美和歐洲最少(個數比21%,面積比15%)。

在各個國家的分布狀態,分布最多澳大利亞63個,其次巴西45個,第三個是加拿大,泰國22個,美國政府21個。從面積上來看,巴西以27萬km2高居第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以22萬km2和13萬km2位居第二和第三,隨后依次是委內瑞拉、剛果。

最后根據PCI模型,保護優先性高的國家公園面積為91.7×104 km2,面積占比為42.3 %。從洲的分布來看,非洲的高保護優先性國家公園的數量占比最高,達44.7%;北美的高保護優先性國家公園的數量占比最低,只有30.6%。如圖,非洲和北美保護優先性分析。

如圖所示,最后一排PCI的值最高達到1000多,最少只有5,加拿大帕卡斯夸國家公園排名第一,最低的是玻利維亞圖納里國家公園。美國黃石公園排名144位。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排名206位。

幾個案例,排名第一加拿大國家公園,有大面積院士針葉林,資源豐富,景觀優美。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PCI:162。排名206位。1885年。 6641平方公里。北美洲第二個國家公園。坐落于落基山脈北段,距阿爾伯塔省卡爾加里以西約110-180公里處。冰峰、冰河、冰原、冰川湖和高山草原、溫泉等景觀。路易斯湖。園內植被主要有山地針葉林、亞高山針葉林和花旗松、白云杉、云杉等。有現代化旅館、汽車旅館和林中野營地。阿爾及利亞塔西里國家公,面積最大達到7萬多平方公里,保護始前巖洞藝術,15000多幅繪畫和雕刻作品記錄了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初幾個世紀撒哈拉沙漠邊緣地區的氣候變化、動物遷徙和人類生活進化。 拉脫維亞Gaujas nacion_lais parks ,PCI=54。面積最小,923 km2,1973年建立的,排名348位。

4、政策舉措建議

目前正在編寫這三個報告。

政策建議。法律方面,整合我國自然保護區體系,明確國家公園體系定位,理順整個保護區體系的管理體制,推動中國保護區立法,依法建設國家公園。我國國家公園建設應當以各國國家公園為鑒,根據現有各類保護地現狀,以社會公益為最高準則,突出資源優勢,有效平衡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體系。依法界定各類保護區的管理體制、管理辦法、資金機制、監測、監督和評估機制,積極推動跨部門公眾參與的社會立法。

錢方面,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的確權工作,理順土地權屬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管理權和收益處置權。平衡各方的利益訴求,建立和完善投入機制。加大中央財政投入比例,拓寬社會資本渠道。確權工作必須與保護區立法、生態紅線劃定、國土一張圖等有機結合,且在法律框架下穩步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補償如何轉移支付?這既是經濟學問題,也是生態學問題。加快經濟學和生態學交叉融合,解決為什么補、補給誰、誰來補、補多少、怎么補等問題。

責任方面。在中央層面,破除部委藩籬,籌建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廳級),具有一票否決權。采用中央政府垂直管理模式,或委托省級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采用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經營機制。跳出“搶救式保護”的思維,邁入“精細化管理”的時代.統一負責國家公園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審批、監督等綜合管理工作,并安排與國家公園規模和日常管理需求相適應的專項資金。制定《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行動計劃》。

事情方面。籌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公園研究中心,推進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長期監測、科學評估和政策研究。發布“國家公園監測評估和政策建議”綠皮書,提升遙感地球所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特別是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領域的話語權。中國大陸的國家公園仍然處于事實空缺狀態, 2020年完成國家公園籌建。加強保護區詳細遙感監測和科學評估是提高保護區管理水平、提高國家財政資金投入效果的有效途徑。建立完善的評估和跟蹤監測機制,及時調整投資政策。

人才方面。大力培養和招聘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研究的專業人才。建立科技掛職制度,打通阻礙產學研一體化的任督二脈。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直接為保護區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保障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工作在科學的指導下開展。2018年底全國要完成生態紅線劃定,全國禁止開發的用地達到30%。各類保護區達到11416處。監測管理、精準評估和政策調整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返回]

 

【討論與交流】

 

田國良:剛才兩位專家給我們做了非常精彩的報告,下面我們就中國濕地監測與評估這個主題有關在方法、有什么亮點、有什么創新、存在什么問題、有什么建議廣泛的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看法。

高志海:剛才聽了兩個報告,感覺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認識。第一感覺牛振國這個團隊在濕地監測這塊做了國家開創性的工作。國家林業局搞濕地監測起步也是比較晚,為了《濕地公約》履約做濕地監測,現在已經做了兩次。我感覺振國他們做的更專業一些,剛才提到濕地從類型到監測兩方面,遙感所和國家林業局監測結果數字上有些不一樣,我覺得可能讓誰去做數字也不能一樣。可能有很多原因,第一個,對濕地概念有區別。剛才講的盲人摸象確實挺形象,對濕地認識還不太到位,不同專家有不同的認識。比如說這里面有一個爭議,在陸地上有水的一般認為都是濕地,但是按定義來講有水不一定是濕地,給水深度限制。但是沒水的不一定不是濕地,包括一些草甸,這些也公認是濕地范圍,所以這就比較麻煩了。監測涉及到植被演進等等變化很大,監測起來、評估起來難度也特別大。

所以這一塊我從科學角度有一個建議,關于濕地概念做些專業研究,提出建議。我不是專門搞濕地的,剛才說水體不應該在內陸水體限制,剛才說有個6米的界線,這個聽起來有點陌生這種東西。比如說稻田,稻田劃到濕地里去沒有多少科學性,只是我個人想法。振國的團隊專門搞濕地我想有更深刻的認識。首先要把概念盡可能復雜問題簡單化一些就好監測,也好評估,也更符合實際。否則的話在一個大范圍內深于6米圈出去,這個不符合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大。有的湖深度也天天的變,今天去是濕地,明天就不是了,我想這個爭議是很大的,實際上搞生態類似的東西有很多這方面的爭議,比如說我比較專注于搞遙感做荒漠化,關于荒漠化這塊跟濕地有相似遭遇,荒漠化用氣候先劃一個圈,只有邊界以內退化土地才叫荒漠化,這個圈劃的大小不一樣,30年,10年差異很大,所以圈劃的很不科學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可能都不太合理,涉及到濕地上我覺得比較突出。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大家現在對濕地的功能和作用的認識好像是形成共識,并且現在隨著科學研究工作深入大家對這個認識越來越影響,剛才說作為地球之腎,腎的作用很大,雖然面積小,但是生態作用是明顯的,這一點認識是共識的。

第二個方面,從濕地變化看,剛才監測和評估講到變化,人工濕地在增加,主要是人工水體和稻田。我發現一個規律,經濟發展越不太好,它就增加;經濟發展好的,種稻子掙不了多少錢,長三角地區、珠三角,濕地在減少,過去很多地有撂荒的情況。但是經濟發展后,由于認識的提高,可能對濕地的保護越好,現在力度會大一些。所以說,根上面還是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初期對濕地有破壞,經濟發展成熟后,產業體系逐漸成熟,對濕地保護更合理,采取措施更務實。

第二個建議,現在搞生態的面臨的問題差不多。大背景是全球變暖,小的是人為活動影響。以前更側重于人為活動對濕地變化影響,這方面文章更多。全球變化情況下這幾年文章也越來越多,只限于某些區域。建議振國團隊是不是加強全球變化的影響力。剛才講青藏高原,濕地的分布明顯有區域性,應該在不同區域或者是考慮區域的差異下、全球變化下對濕地變化影響到底有多深。特別是這兩個影響是同時進行的,人為的和全球變化怎么分開,全球變化對它有大多影響,人為有多大影響,我相信通過科學模型選擇、一些因素考慮,還是可以從定量角度分開,分開要考慮區域的差異。都是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特別不一樣。所以說這塊工作也是特別的重要,有時候影響是想不到的。在內蒙古高原這塊我們跑的比較多,這塊肯定是大范圍減少,內蒙古人口不多,有些是人為的、間接和直接的。全球變化呢,變暖是大家公認的,變暖以后降水規律性并不強,到底對濕地有多大影響。這方面除了監測類型變化,對變化的驅動力,結合全球變化研究和人為活動的定量研究,這塊可能會出現好的結果。并且這種結果對于加強保護措施可能是有參考作用的。

桂文莊:我是外行,想從外行角度討論一下如何給濕地的定義問題。濕地說它是地球之腎,主要從生態功能這個角度來講的;而濕地的定義又是從地貌角度考慮的,因此濕地定義就非常復雜。如果濕地的定義都很不清楚或者是很難界定清楚的話,用遙感做定量的分析,定量的東西就非常難實現。所以我覺得濕地的定義,像剛才高老師說的,確實需要進一步研究,到底什么是濕地,怎么樣來比較精確地界定它。

比方說剛才高老師說的稻田,稻田該不該作為濕地?我覺得可以研究。稻田對作為地球之腎生態功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如果它的影響蠻大,我覺得就應該劃為濕地,如果沒什么影響或者是影響微小也可以不劃。是不是應從生態功能角度對濕地進行比較深入或者是比較精確定義。

有了濕地的精確定義我們就能用遙感手段去精確分析。因為現在遙感手段很多,除了尺度分辨率越來越高,光譜分辨率也越來越高,手段越來越強,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不靠人工去判斷,不靠目測去判斷,而是從遙感影像的定量角度做出精確判斷,作為一種長期、持續的監測手段的話,我覺得這個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想這個想法是不是還需要進一步去研究,比方說你怎么能夠區分出像草甸這樣子的濕地和湖泊這樣的濕地。也許分成若干個類型以后,每種類型遙感的特征是什么,最后怎樣的提取出來,這里面還有很多科學問題在里面去研究。

另外濕地保護這個事情非常的綜合。既涉及到了到底怎么去監測的問題,也涉及到當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等方面的問題,涉及到各個不同的部門。咱們科學院濕地研究工作,我聽說搞遙感、搞地理的非常關注這個事情。既然是這么重要的問題,對生態功能影響又那么大,院里有沒有一個比較集中、統一的一個研究計劃或者是一個研究組織來支持這件事情。要有一個好的計劃,需要集中各個方面,各個學科力量來做。科學院特點一個就是綜合,另一個是中立,沒有任何部門利益在里面,應該把這個事情好好組織起來。

還有一個問題關于自然保護區的事情,剛才姚博士提了非常好的一些建議,我想現在我們國家要搞國家公園,像三江源,做國家公園很久了,保護不太好,困難也很多。最近聽說西藏也在張羅要搞成國家公園的性質,那個面積更大,問題更復雜。到底這個事情該怎么樣去發展,是建立更多的國家公園還是建立自然保護區,還是地區從行政管理角度對生態有一個明確的辦法。如果說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能夠形成國家的政策、體系,有切實的保護政策和實際措施,這件事情還能做下去。最近看到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旅游帳篷都成災了,到處都是垃圾,湖面都漂著一層垃圾,旅游搞得太過了。所以這個事情做起來非常難。

我想咱們院這方面的研究,應該積極參與到國家和地方相關的工作里面去。保護區除了用遙感監測、大面積的監測之外,還有很多保護區內部比較細致的監測工作。比方說是現在青海湖保護區,院里和地方合作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網絡中心、動物所、病毒所、遙感所、西高所、蘭州寒旱所都參加了,建立了鳥類的網絡視頻監測系統。保護區的事情只是從大面積還不夠,是很細致的,保護動物,生物口的人也要參加。建議鄭博士,如果講到成立中心的話,這種中心的研究要能實實在在為保護區提供一些他們需要的服務。除了遙感之外,還要加上其他的。這樣能夠提供非常多、具體的服務工作。現在我院和青海湖的合作非常愉快,青海湖各種鳥類遷徙和保護工作、監測工作都是院里幫著做的,以前沒什么數據積累,現在做了十多年,積累了很多數據,咱們切切實實幫助地方進行保護工作,當地非常歡迎,咱們也在里面開展很多科研活動,也是我們今后搞好這方面工作的一個思路。

高志海:現在保護區建設往往都是建設經費,工程分幾期,這塊比較重視。但是建設了以后監測和評估這塊相對薄弱,一開始那塊有錢,一期多少錢、二期工程多少錢,一開始錢多。

桂文莊:東西建起來了往那一擺,往后運行沒錢了,問題很多。

高志海:靠地方政府,因為里面涉及到很多利益,如果監測評估靠他,我覺得不客觀,科學家做這個事更客觀。

田國良:我們所出一本書,白院長寫的序,從今年開始《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年報》,牛振國他們也寫了一部分,就是“綠皮書”。通過劉延東已經送給國辦、中辦。但是區分,我不同意把濕地劃到水里面,下一次再弄要單獨作為一章,放中國存在的一些問題、建議。當時除了寫整個中國以外,我們寫“綠皮書”還分省,以省為單位的,應用面更廣一些。建議你們堅持,一定把標題改了。劃到水里不太合理,濕地不光是水吧。

牛振國:因為開過一次專家評審會,當時張老師、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陳老師建議,說應該反過來寫,可能受內容的考慮吧,從專業角度不應該這樣劃的,濕地不應該劃在水里面,應該反過來說。

田國良:有三個內容,他們是其中之一,把濕地放在水的里面了。還有一個濕地監測從概念、手段、方法等等方面,大家認識不太全、不太一致。因為遙感不是萬能的,不是說所有全包了的,從遙感出發我能干什么,對濕地來說我監測什么樣的類型。因為做科學必須能夠重復,能夠重復就要有一定的方法、流程、規范,甚至標準這些方面,希望你們進一步去考慮,能夠樹立這些東西推廣,不光你一家干,將來這套東西推出去的話,目前還沒有,大家做差4、5倍,遙感能重復,每次做的能相近。

還有一個你做的工作,真實性檢驗要補充進去。把你這套方法、流程能夠使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了這套東西,應用部門相信你這套成果,應用部門從其他部門來的數據跟你的數據差幾倍就不信了。我建議你從科學技術角度總結一套這些東西。

陳正宜:濕地概念聽了以后,濕地多了少了,類型都談了。我們從遙感技術上,現在做的這個,比方說評價的怎么評價法,遙感根據什么來評價的。我們一搞遙感應用呢,森林的、草原的等等,現在都是用計算機做的。每個類型在怎么樣的機制做,有的是人工做的,有的是計算機做的。現在濕地手工做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同一個類型變化很大的,手工什么樣的水平,機器做的是什么樣的水平,我們有一個標志的。你根據什么來說?根據什么來定?根據什么來定類型的?根據什么來評價的?遙感能不能把評價的各種類型濕地分清楚了?具體的條件是什么?標志是什么?現在不知道是什么程度能不能做。

羅修岳:做了這么多工作,你們可以對濕地調查做一個規劃出來,首先規劃自己,其次才是田所長說的,我們自己用的可靠推出去,這是研究工作的一個建議。第二個,非常支持在中國科學院成立一個濕地研究中心這樣一個動議。因為大家說了,濕地定義還不太清楚的,要把定義弄清楚,科學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科學院有各個方面、各個學科的專家要來給濕地做一個科學的解說,制定一個比較可行的規劃,有人才基礎。第三個,桂局長提的,科學院現在剛剛提出來作為一個學科對象來研究這個東西,來下定義可以避免部門之間因為存疑跟觀點學科相似評價,可以避免這個。我覺得這個動議很好。

我再提一個中國濕地研究的建議。我們有中國的特點,國家這么大,我們要抓重點,過去常說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中國有最高的高山,高山濕地應該是我們監測的一個重點。像在我們所里編制的中國一百萬分之一土地覆蓋圖集就提到這個問題。現在冰川的萎縮是高山濕地產生的來源,濕地增加跟冰川萎縮將來生態效果是怎么樣的,應該作為一個重點來考慮。比如說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資源紅樹林,從南到北是怎么消漲的,消漲對于沿海資源開發起到一個什么的制約作用?我們國家有很長的海岸線,很高的高山,很長的河流長江、黃河。濕地變化,我們監測時一個是高山、海岸帶,一個是大湖,最重要的是大江,大江能把三個連起來。

第三個政策的問題,鄭先生已經提到了,要建立起一個系統,我覺得林業重視,因為有300萬的建設經費。林業部給我們開了很好的頭,我們要吸取林業部的經驗。

金德生:我想濕地是一個很綜合的概念,要綜合研究濕地的問題,包括濕地的定義、濕地的概念、濕地的分類體系、濕地的分類原則、濕地的演化,過去的情況歷史演變跟現在情況銜接問題。演變的時候也許過去不是濕地,現在變成濕地了,什么時候開始的,原因是什么?是構造原因呢,還是全球氣候變化原因,還是人類活動原因等等,這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剛才提到高山濕地、濱海濕地等等,這些濕地剛才看了一下全球濕地的大致變化,好像中間熱的地方相對比較少,溫的地方比較多,寒的地方也不是很多。我們研究濕地的地理地段性,一個從溫帶、寒帶是怎么過渡的,另外一個垂直地段,我們有喜馬拉雅山最高的,從高原濕地、平原濕地、濱海濕地為什么會存在,類型有什么不同?還有一個濱海、高山有三個分段線,濕地也是地貌的一種。

為了加強濕地研究,人才培養很重要,很重要的是,我覺得大家提到的要建立一個機構,我們科學院應該成立濕地綜合研究委員會和中國研究委員會,銜接起來。可以跟科協,國際組織合作。

還有剛才“一帶一路”的問題,“一帶一路”上面有很多濕地,不能每個都管,不能光遙感管,能不能建立一個濕地監測示范區,把分工搞清楚的基礎上面提出5到10個可以,建立一個10年計劃,國際綜合研究計劃,比如說今年開始到10年以內搞,這樣既有組織,又有人,又有計劃。

衛政:我感覺選題挺好,遙感在這個問題上完全應該先行。因為濕地有兩個特點,一個分散,不成片,一個類型很多,只有遙感具有控制面積廣的能力,現在來說也比較省錢,還可以找動態、找變化。我感覺到這個問題現在搞的太低了,我們從低一級開始可能會忽略很多很重要的問題,遙感應該是從大方面控制,至少要著眼全國來考慮這個問題。

比如說,我考慮過,對濕地來說,我們有些可以控制、有些不可以控制。比如說全球變化引起水動態變化加劇。再一個,中國有中國特色,中國的河流跟外國很多河流不一樣,中國大河、小河有河體、河堤,都是人為控制在里面,長江有河堤,黃河更有河堤,跟自然的動態是不一樣的。還有一個,外國湖泊開墾度估計沒有幾個國家超過中國的。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洞庭湖是中國第一大湖,鄱陽湖是第二,現在反過來了。為什么?西南洞庭湖開墾,這些都是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

我們應該從院里面重視,給予一個比較適合的研究機構,能夠讓科學院在這個問題上走在前面,也應該走在前面,因為我們是科學院搞科學嘛,科學首先要提出問題,所以這方面有這么一個呼吁。

另外我們可以控制,有些把原來堤破了,恢復為濕地,那是很小面積的,大面積還沒有動。這里面現在我們還在建水庫,還有就是調水,還有河流引水,會引起很大問題。這個問題能夠從國家角度給出明確的概念的話,引起重視也是一個大好事。

遙感還不夠精尖,波段手段問題,波段處理問題等等,這樣怎么樣對濕地比較有效,這也是需要動腦子的。如何解決同譜異物,就像剛才說的北大的這個就是掉進陷阱里面的。本來是異譜,就歸到別的地方,同譜異物就歸到一起來了,這樣不行。我覺得工作還是從廣度、深度來說,提了很多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希望首先從遙感所來說加強這方面的重視,應該給出明確的體制。

歐洲阿爾卑斯山提出一個方案,用人工雪把冰山給蓋起來,以后融化的是人工雪冰山還保留著。好像有些地方冰山融水對于當地農牧業也比較麻煩。工作也不妨做一做,等于戴一個帽子,這也是一個思路。總的來說我們深入的話,方法總是有。

我希望從所里角度開一個真正的研討會,人再多一點,大家來集思廣益,看看我們能做什么。

李爽:剛才鄭博士報告當中,國家正在準備建國家公園,入選國家公園有什么標準?國家公園跟自然保護區關系是什么?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在保護標準上有什么不同要求嗎?

鄭姚閩:國家保護區由行業部門確定根據保護區條例,選地里面有珍稀、瀕危物種,自然遺跡很有代表性這種,從代表性和多樣性、集中分布選保護區。國家公園新提出來要建,立足于現有的保護區、風景區、森林公司、濕地保護區從里面選,要大面積、區域性、原真性,人類活動要小。

王錦地:從遙感數據來說,現在處理時間序列,長時間序列遙感數據可以提很多信息。北師大有全球陸表生態產品,除了有反射率以外,全球的陸表生態數據有很多參數,這個數據集是從80年開始,匯集很多遙感衛星生產出的參數,不止是反射率,如果有需要歡迎你們使用。

田國良:時間關系,討論就到這里。今天我們請了兩位專家做了一個精彩的關于中國濕地監測與評價精彩報告,大家又進行了深入討論。使我們認識到濕地保護的意義和我國發展的意義,我國歷史現狀、動態的特征,我國濕地保護形式,未來我國濕地保護面臨的各種挑戰和機遇等等,以及制定自然保護區政策和法規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少創新性建議。

最后讓我們乘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春風,充分發揮遙感地理信息等高新技術的優勢,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返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4hu四虎永久网址| 91亚洲区国产区精品区| 色啪视频| 激情在线播放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91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一区一片| 国产女人在线| 色呦呦网站入口| 国产一二三在线观看| 337p人体 欧洲人体 亚|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成高清人在线视频| 91短视频在线看| 日本污视频网站|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欧美一级视频| 丁香婷婷开心激情深爱五月|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国产成人资源| 欧美另类丰满69xxxxx|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最新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www| 东北普通话清晰对白| 美女综合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久久久| 韩国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中国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国产三级网站| 欧美激情视频免费| 在线欧美a| 999影院成 人在线影院| 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