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技術早班車 | 聽,來自技術前沿的聲音--眾智網「安徽三祥」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9-29 09:38:21
摘要:
科學研究的進展及其日益擴充的領域將喚起我們的希望。——諾貝爾
二維材料復合光纖獲得超高非線性
北京大學劉忠范院士、劉開輝教授,中科院物理所白雪冬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告了一種直接制備超高非線性的二維材料(MoS2)復合光纖的方法。
MXene基抗凍超穩定導電有機水凝膠
華南理工大學陳港團隊制備了基于MXene的導電有機水凝膠,該凝膠在-36-60℃的溫度范圍內都能保持極好的柔性和極高的電導率,同時具有良好的環境穩定性(超過7天),最高能夠承受1500%的應變,并且應變靈敏度達到8.1。
腫瘤微環境響應型納米組裝體用于熒光成像及協同治療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江南大學林恒偉研究員(教授)等人通過簡便組裝的方式,以光敏劑二氫卟吩e6(Ce6)修飾的熒光碳點(CDs-Ce6)及銅離子(Cu2+)作為功能性結構單元構建了TME智能響應型納米診療平臺(Cu/CC NPs),可用于熒光成像介導下的腫瘤協同治療。
基于配體差異敏化的光色/壽命可調的鑭系配位聚合物及其光學多路復用應用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梁宏斌教授課題組以簡單的Y-BTC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一種“配體差異敏化”策略,利用配體對不同稀土離子 (Tb3+,Eu3+, Sm3+) 的敏化差異性以及稀土離子之間的能量傳遞調控,實現了材料體系從紅到綠的光色可調以及綠光的壽命可調 (~ 300 μs – 600 μs)。
福建物構所基于網格化學構筑多孔有機籠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袁大強課題組基于網格化學成功地構筑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間環杯[4]芳烴基POCs,包括具有奇偶效應的[2+4]燈籠狀有機籠,未見報道的[3+6]三棱柱狀有機籠和迄今為止最大的[6+12]八面體有機籠。這些籠狀化合物都是由相同的四醛基間環杯[4]芳烴與不同的二胺類連接體通過席夫堿反應組裝而成,并且通過X射線結晶學、氣體吸附測試、核磁共振氫譜和高分辨質譜對其結構進行了全面表征。
天津工生所在胺脫氫酶合成手性胺醇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研究員孫周通帶領的酶分子工程與工業生物催化研究團隊,通過基因挖掘技術,從AADHs同源序列出發,基于進化樹分析,從不同進化分枝選取目標序列,經定點突變獲得一系列新穎AmDHs。
大連化物所等基于仿生離子通道開發出檢測酪氨酸磷酸化新方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卿光焱與中藥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梁鑫淼合作,在蛋白質磷酸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出一種智能聚合物功能化的仿生離子通道器件,實現了酪氨酸磷酸化的實時感知與測量,并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篩選中展現出較好的應用潛力。
螺烯超分子自組裝體系的對稱性破缺
上海交通大學邱惠斌教授課題組在沒有引入任何手性因素的情況下,首次實現了氮雜[4]螺烯分子在超分子自組裝過程中的對稱性破缺及手性放大,得到的聚集體表現出顯著的圓偏振發光性質。
營養與健康所提出小鼠多發性硬化模型的營養干預方法
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癥和脫髓鞘疾病。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陳雁研究組博士生白美娟等利用多發性硬化癥小鼠模型,研究間歇性節食的干預功效。
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
《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關于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結合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系統研究采自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發現并描述三個新物種。
新方法讓抗生素合成不再漫長
英國《自然》雜志發表的一項藥物研究最新成果,美國團隊報告成功完成一種模塊化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將有望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
人工智能“開發”生物支架加速治療
美國萊斯大學研究人員稱,人工智能可以加速3D打印生物支架的開發,從而幫助傷口愈合。計算機科學家Lydia Kavraki領導的團隊使用機器學習方法預測了支架材料的質量,并能給定打印參數。這項研究還發現,控制打印速度對于制造高質量的植入物至關重要。
合肥研究院交付ITER校正場首批線和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院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完成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起運交付。
福建物構所提出晶體電光系數的多晶粉末測試方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中科院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葉寧課題組受到高效的粉末倍頻測試方法之于非線性光學晶體探索的啟發,提出晶體電光系數的粉末測試方法,實現晶體電光性能的初步表征。不同于純粹的理論計算或測試,該方法通過粉末狀態下晶體樣品的粉末倍頻測試、紅外反射譜和拉曼光譜的測試及分析來預測晶體的電光系數。
我研發出經濟適用型雜交水稻制種機械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美國科學院等三院12位院士和20余名業內專家在長沙召開作物學科前沿問題研討會。科技日報記者在會上獲悉一個“豐收”喜訊:來自湖南農業大學的唐文幫教授團隊,成功研發出了雜交水稻種子機械化分選技術和裝備,并已進入產業化階段。
我國自主研制超導回旋加速器達設計指標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傳來捷報: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首次達到231MeV,達到設計指標。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制質子治療裝備邁出關鍵一步。
匯眾人智慧 聚多方之力
解技術難題 承技術轉移
有您感興趣的技術成果,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我們期待與您共同促進技術轉移事業的大發展!
下期我們不見不散~
聯系電話:0551-65542448/65532720
郵箱:ahzhongzhi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