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翔:因勢利導加快構建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9-24 16:19:20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從整體上來判斷,我們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期,應當充分發揮“全球規模最大的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盡早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的新格局,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上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現實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仍會延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逆全球化行動可能進一步增多,然而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價值不能也無法否定,歷經風雨和曲折后會更好地向前發展。中國率先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并恢復了經濟增長,應當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推動經濟全球化繼續發展。
從中長期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還是要充分運用我國的市場優勢。經濟全球化的內在推動力是市場的力量,位居全球前沿的中國市場已經形成強大的規模經濟效應,也正產生出日益明顯的正向外溢效應,是影響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優化對外開放的重要依托和支撐。經濟學理論表明,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越大,就越有可能在經濟運行的各個方面顯現出正向的外溢效應。一方面,內部經濟規模越大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就越大,而對外經濟交流的規模越大就越能影響到內部資源配置優化。另一方面,當今各國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密切,經濟規模大的國家更能主動地影響其他國家。在當前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我國應當積極有效地發揮好國內市場外溢效應的杠桿作用,盡早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的發展新格局。
充分發揮國際競爭領先領域的市場外溢效應,利用外需加快補齊國民經濟發展的短板
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經在很多產業領域形成了國際競爭優勢,帶動著高科技產品出口和對外投資快速發展。但是,國內仍然有很多產業領域處于落后狀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突出。現在應當充分發揮市場運行中外溢機制的作用,在新的基礎上統籌擴大開放與促進國內發展,讓外需在拉動內需上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盡早形成兩者之間的良性循環。要從政策上大力鼓勵先進出口企業拓展在國內的產業關聯,以市場需求帶動國內相關企業發展,加快技術轉移,推動國內關聯企業進步,特別是要鼓勵先進大型出口企業在產業布局等環節上拉動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
有效利用進口規模不斷增長的市場外溢效應,借助內需進一步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優勢
今年我國有極大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未來市場容量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完全可以也應當利用超級大市場的影響力來強化我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要進一步密切進口與出口之間的關聯機制。在擴大進口貿易時應優先選擇對我國出口態度積極的國家。要在進口貿易中積極推進人民幣的使用,這方面石油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進口有了一個好的開端,而推動其他商品進口使用人民幣結算也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當在市場交易的各個方面積極有效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合理利用實體經濟規模擴張的市場外溢效應,提升對未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引導能力
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標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全球經濟競爭的前沿領域。標準往往從創新國提出,在經濟大國定型。我國在一些新興領域已經兼具創新國和經濟大國兩個方面的特征,可以也應當高度重視標準的制定與實施。當前應特別關注在一些新興產業中率先建立起中國標準體系,逐步推向全世界。中國經濟的成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息息相關,中國模式的優越性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示范效應開始逐步顯現出來,應當在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等現實經濟運行中給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可學習借鑒中國經驗,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更主動地引領未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2020年8月第3期)
責任編輯: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