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量突破6000列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9-07 15:58:10
摘要:
昨日,伴隨著一聲響亮的鳴笛,一列滿載電子產品、日用百貨、醫用口罩、花卉等貨物的列車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發往荷蘭蒂爾堡,這是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的第6000列,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量也在全國率先突破6000列。
日前,成都自貿試驗區“創新國際物流運輸模式”入選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第二批“最佳實踐案例”。
近年來,成都市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強化中歐國際班列、成都國際鐵路港、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等平臺支撐,對接國際物流通道,優化提升國際出口通道能力,采用航空、鐵路、海運等多種物流形式,極大拓寬了物流渠道,提高跨境貿易通關便利化水平,推動成都從“內陸之城”躍升為“口岸之城”。
主要做法有↓↓↓
拓展運輸網絡
連接境外55個境內16個城市
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已初步建立,7條國際鐵路通道、6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持續拓展,已連接境外55個城市、境內16個城市。
今年初,圍繞羅茲、紐倫堡、蒂爾堡三大主干線,中歐班列(成都)主推了具有成都開行特色的“歐洲通”運輸模式。目前,班列可通過波蘭馬拉、波茲南為樞紐節點通達歐洲全境。通過以馬拉為樞紐節點,可組織華沙、杜伊斯堡、漢堡、米蘭、巴塞羅那、馬德里、布達佩斯、維也納等站點單個集裝箱貨物經馬拉的分撥、集結;通過以波茲南為樞紐節點,利用當地鐵路運輸網絡銜接弗羅茨瓦夫、盧森堡、杜伊斯堡、鹿特丹等地區。
中歐班列(成都)“歐洲通”模式已為DHL、中遠海、順豐等大型物流企業提供運輸服務。截至目前,已實現了穩定組織、雙向開行,月均可達到約900車的發運量,有效地緩解了因疫情導致的歐洲公路分撥受限壓力。
提升時效安全
最快8天到俄羅斯
“中歐班列的常客是介于空運和海運間,對運輸時效要求高、貨值相對高的中高端產品,重點追求運輸時效與安全性,因此時效快、更安全是我們不斷提升的目標。”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陳澤軍介紹說。
最快8天到俄羅斯、10天到波蘭、12天到荷蘭、德國……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正是中歐班列(成都)運輸時效不斷提升的有力體現。
目前中歐班列(成都)在紐倫堡、蒂爾堡、布拉格、漢堡、華沙等地均設立海外聯絡處,境內外工作時間保持一致,保障班列作業對接“零時差”,推動中歐班列高效開行。同時成都鐵路場站作業流程由“串聯”變“并聯”,班列裝卸作業與口岸轉運實現“直裝直卸”,大大提升了裝卸效率。成都海關積極與境外海關開展關際合作,推動中歐班列境內外海關數據交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高效通關服務,同時全面開展口岸“7×24小時”預約通關常態化作業,出口通關時間整整壓縮了1/3。
促進外貿增長
累計貨值近20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2489.1億元,在全國綜保區中繼續排名第一,電子信息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龍頭企業產能繼續釋放,成為帶動成都進出口外貿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也成為中歐班列(成都)貨值貨量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
自開行以來,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運送貨值近2000億元,持續滿足成都本地電子信息、汽車整車、智能家電、生物醫藥產業的運輸需求,班列貨源以TCL、聯想、戴爾、吉利、沃爾沃、寶馬等制造業產品為主,本地貨源占比達65.7%。同時持續促進成都外貿穩增長,其中出口帶動本地制鞋、服裝、花卉、日用品類中小生產型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走出去;進口以歐洲生活消費品為主,推動建設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今年來,吉利成都工廠通過中歐班列發運集裝箱900余標箱,累計1350臺整車配件。運輸時效從之前的海運75天降低到10余天。現在吉利成都車型針對白俄羅斯的出口100%改為中歐班列(成都)運輸。”成都吉利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慶華介紹說。
隨著汽笛響徹巴蜀大地,每天平均8趟中歐班列往返于成都與歐洲大陸,這是成都與全球與時俱進、互利共贏的交流方式,更是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有效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