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以改革應變局拓新局 民間投資逆勢上揚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9-07 15:57:15
摘要:
面對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平穩運行。在此背景下,做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緊迫的現實意義。一段時間以來,各地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9〕49號),立足解決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短期難題和長期困境,主動作為,大膽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取得了一定實效。在此陸續刊發,供各地交流借鑒。
臺州:以改革應變局拓新局 民間投資逆勢上揚
近年來,臺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提出的“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的發展,大力推進臺州民營經濟發展再創新輝煌,再上新臺階”的歷史囑托,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9〕49號)為引領,深入推進民間投資綜合改革,以改革應變局拓新局,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臺州連續28個月實現民間投資增長10%以上。今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突發、全國民間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的多重背景下,1—7月,臺州全市民間投資逆勢增長2.3%,高于浙江全省平均3.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8個百分點;民間投資總量達760.3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73.9%。民間投資的“V型反轉”,發揮了穩定經濟運行的關鍵作用,全力助推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
一、打開“進”的大門,破解制約民間投資發展瓶頸
全面貫徹“法無禁止即可為”理念,凡是市場能做的,努力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
努力拓展民間資本投資空間。出臺《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等20多項政策,著力破除民間投資政策障礙,做到“非禁即入”。教育領域,將項目用地納入土地規劃,對項目收入免征營業稅,每年安排15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扶持。目前民辦托幼機構占比達71%;衛生領域,編制醫療布局規劃,為民企投資預留空間,舉辦社會力量辦醫(上海)推介會;養老領域,鼓勵民企投資醫養融合型養老院、護理院、老年公寓,民辦養老機構床位占比已達75%。
全力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出臺實施《臺州市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的若干意見》,推行PPP民資常態化,滾動發布PPP項目推介庫。全市已簽約落地PPP項目47個、總投資1373億元,其中民資持股50%以上項目26個、總投資745億元。全國首條民資控股的鐵路杭紹臺高鐵全線開工,溫玉鐵路、臺州機場建設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資推薦項目。
加強民間資本吸引力度。實施“市縣長項目工程”,設立投資促進中心,強化駐點招商和“云招商”,圍繞打造示范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引和優質企業回歸。舉辦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臺州)論壇、世界臺州商人大會、上海“臺州周”等活動。
二、聚焦金融改革創新,打破民間投資融資困境
堅持“民間投資+金融創新”做法,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等關鍵性難題。
完善金融組織服務。大力發展小微金融專營機構,三家城商行在全國設立444家分支機構,全市設立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和民間融資服務中心333家。深化聯合授信機制和聯合會商幫扶機制,主動下調貸款利率、減免服務收費、適當降低保費,創新推出年審型、匹配型、分期型和循環型四種還款方式,合力幫助民營企業和投資項目渡過難關。
充分發揮產業基金杠桿作用。充分發揮產業基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通過政府部分出資吸引社會資本集聚,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的項目,為產業發展精準輸血。目前,已成功投資星星冷鏈、萬邦德、銀輪股份等80個項目,帶動社會投資2097億元。設立科技型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持續深化小微企業信保基金增面擴量,為民間投資提供多元化融資環境。
創新開發權利質押融資產品。開發商標權、特許經營權、專利權等權利質押融資產品。成立全國首家動產質押金融服務平臺,讓產業鏈中的訂單、物資、生產、銷售、物流等信息成為中下游企業融資的“抵押物”。開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財產權、林權以及農村集體資產等抵押融資,有效盤活“沉睡”的無形資產。
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民間投資堵點
深化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構建數字化監管體系。
優化流程審批。實行“先設后立、設審同步,企業承諾、多證同發”,改造審批流程,將企業所需材料從100余份精簡至30余份,全流程流轉從200多天壓縮至一個月,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從賦碼備案到竣工驗收審批“最多80天”。
強化數字支撐。全面應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3.0系統,實行投資審批事項“八統一”標準,打破11個部門信息孤島,集成申報材料和事項辦理信息,構建全流程審批信息閉環,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審批、批文回傳、部門覆蓋四個100%常態化,實現“實時監控、處處留痕、環環透明、全程可溯”。
規范清單化管理。深化“標準地+承諾制”改革,編制三張清單。制定《企業承諾清單》,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承諾行為信息記入信用檔案;制定《事中事后監管清單》,明確審批部門事中事后監管節點及重點內容;制定《信用監管清單》,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部門聯合、隨機抽查、按標監管機制,并將監管事項和結果及時推送至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