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家發展改革委回應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8-19 09:49:48
摘要:
經濟日報記者: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志性工程,請問目前收尾工作進展如何?在鞏固易地扶貧搬遷的成效方面,發改委將有何部署?
孟瑋: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中的一塊“硬骨頭”,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十三五”以來,國家發改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和22個有搬遷任務的省份,全力推進、合力攻堅,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多套。“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和配套設施掃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搬遷群眾基本實現全部入住。有關產業發展、就業幫扶、社區治理和不動產登記等專項政策陸續出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政策體系逐步形成。
下一步,我委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著力在深化扶持和加強督導上下功夫,不斷鞏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果。
在深化幫扶方面,重點是用好用活各類資金資源,統籌做好產業培育、就業幫扶、社區管理、權益保障、拆舊復墾等后續扶持各項工作,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在加強督導方面,重點是加大跟蹤調度和工作指導力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強化后續扶持政策支持,督促指導有關地方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心全面轉到后續扶持上來,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細化實化各項任務舉措,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各項措施能夠真正落實到位。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剛才您介紹了境外發債的情況,我們注意到6、7月份中企境外發債的規模自年初的低谷明顯回升,請問外債放量的原因何在?主要發行主體有哪些?
孟瑋:剛才,我介紹了今年上半年中資企業境外發債的總體情況,從6、7月份的情況看,共有84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125筆,金額合計459.2億美元,包括工業、金融、房地產、城投、互聯網、信息技術等行業。其中,工業企業發行123.3億美元,同比上升了30%;房地產企業發行12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4%;金融企業發行142.8億美元,同比上升25%,金融企業發債主要用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6、7月份外債發行規模回升,根本原因還是由于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復工復產逐月好轉,經濟秩序有序恢復,國外資本對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信心在不斷增強。直接原因還有三個方面:一是主要發達國家持續量化寬松,美元流動性快速釋放,海外資金加速回流新興市場。二是投資者避險情緒進一步修復,中資境外債券市場整體買入興趣較為濃厚,二級市場交易活躍,帶動一級市場發行規模上升。三是此前受疫情影響,很多中資發行人推遲發行計劃,把握近期較好的市場窗口,集中完成發行。
經濟參考報記者:我們注意到近期國家發改委接連牽頭印發了城鎮化補短板等相關的文件,能否請您介紹一下相關的工作進展?以及下一步在推進縣城城鎮化建設方面還有什么舉措?
孟瑋:縣城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是城鎮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從短期看有利于擴大投資、促進消費,推動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從長期看,有利于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今年以來,我委圍繞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加快工作部署,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第一,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今年5月底,印發《關于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這是一個抓總的文件,提出了4大領域17項建設任務。根據這個文件,近期又陸續印發關于推進縣城產業平臺、縣城智慧化改造,以及流通設施、公共停車場和公路客運站補短板強弱項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確了各項具體任務的實施路徑。
第二,創新配套支持政策。國家發改委會同6家開發性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聯合印發通知,引導信貸資金支持縣城建設。研究制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發行指引》,以更好的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第三,強化示范帶頭引領。按照發展基礎扎實、財政實力較強、政府發債率較低這樣的原則,選擇120個縣和縣級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工作。
第四,統籌加強資金支持。截至7月底,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企業債券、開發性政策性金融等渠道,已投入資金超過1200億元。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也加大投入力度。
下一步,我委將聚焦政策和項目落地,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推動各地區加快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各市縣加強項目謀劃設計,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二是持續加強示范帶動。引導120個示范地區推進建設示范性項目,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和運營模式,盡快形成示范效應。三是促進形成投資合力。引導各地統籌利用各類財政性資金,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建立政銀企對接的長效機制,加大中長期信貸和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力度,重點保障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各項任務落實。四是加強監督檢查評估。重點盯住五個“嚴防”,即嚴防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嚴防“大水漫灌”,嚴防“半拉子工程”,嚴防“大拆大建”,嚴防“貪大求洋”,加大督查力度,引導各地區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確保投資精準有效,不留后遺癥。
羊城晚報記者:日前,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復。請問一下,規劃有哪些亮點?在推動規劃落實建設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孟瑋: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按照規劃,近期要實施13個城際鐵路和5個樞紐工程項目,總里程約775公里,計劃總投資4741億元,這些投資將在投資周期內完成。新批復的鐵路建設規劃,將與大灣區內的高鐵、普速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形成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有利于完善大灣區鐵路網絡布局,構建結構合理、便捷銜接的鐵路網絡,強化廣佛、深港、珠澳三大發展極之間的聯系,增強對節點城市和周邊輻射帶動;有利于提升大灣區城際交通質量,構建經濟、便捷、高效的城際交通體系,促進交通和城市群、都市圈的融合發展,支撐引領大灣區發展新格局;有利于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利于提升內地與港澳交通互聯互通水平,深化港澳和內地互利合作,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廣東省、國鐵集團及有關部門單位,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細化項目清單,明確責任單位、時間節點、責任人,形成工作臺賬,據此開展后續的相關工作。二是強化資金保障。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地方政府加大自有財政資金投入,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大融資支持力度。三是加強統籌協調。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城市群城際鐵路前期工作對接協調機制,適時召開會議,加強跟蹤調度,及時掌握和協調解決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記者:4月30號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一個重要的文件,就是《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社會上關注很多。我想問一下,目前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進展情況如何?哪些領域的項目更適宜開展試點?
孟瑋:今年4月底我委和證監會聯合發文,部署開展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的試點工作。文件印發后,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有關方面參與試點的積極性普遍比較高。這項試點工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機制,有效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為穩妥推進試點工作,8月3日,我委又印發了一個《通知》,專門就做好試點項目的申報工作作出具體安排,明確了試點項目的地區和行業范圍、試點項目的基本條件、試點項目申報程序,以及項目合規性審查要點,并對項目申請材料提出了明確要求。8月7日,證監會也發布了《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這兩個文件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為下一步開展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于記者朋友提到的,哪些領域項目更適宜開展試點?重點要從項目所在地區和行業范圍兩方面來把握。從項目所在地看,突出聚焦重要領域,要優先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區域范圍內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國家重大戰略規劃綱要內的重點投資項目。還有就是要支持位于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基礎設施項目。
從項目所處行業看,重點聚焦兩大領域。一方面,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比如,倉儲物流項目,收費公路、鐵路、機場、港口項目,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固廢危廢醫廢處理、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項目。另一方面,鼓勵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開展試點。比如,數據中心、人工智能、智能計算中心項目、5G、通信鐵塔、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寬帶網絡、有線電視網絡項目,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城市項目等。
同時,鼓勵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科技產業園、特色產業園等開展試點。這類項目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具體條件要求在發改委印發的《通知》中已經予以明確,我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此外,《通知》還明確酒店、商場、寫字樓、公寓、住宅等房地產項目不屬于試點范圍。
目前,有參與試點意向的原始權益人均可以按照《通知》要求,準備項目申報材料向相關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報送。后續,各級相關部門將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查,按進度推進試點工作開展。
紅星新聞記者:近日,國家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當前,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仍存在短板和弱項,請問將如何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轉運體系?
孟瑋:當前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還存在不少的短板和弱項。許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系統還不夠完善,普遍存在混收混運現象,分類收運設施難以滿足垃圾清運需求和垃圾分類要求,也與居民分類投放習慣不匹配。此外,多數縣城還沒有條件建設分類收集轉運設施,建制鎮基本不具備分類收集轉運的能力。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等46個重點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目前,這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此次出臺的方案以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設施建設為著力點,以46個重點城市為突破口,要求46個重點城市到2023年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推動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文明試驗區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鼓勵具備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成與生活垃圾清運量相匹配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逐步提高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運能力,并向農村地區延伸。
在加快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轉運體系方面,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從“壓責任、促減量、強保障”三方面抓緊抓實相關工作。一是進一步壓實地方責任。指導各地在全面摸查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短板弱項的基礎上,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運輸的設施建設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落實,穩步推進設施建設。二是進一步促進垃圾減量。指導各地實行差別化收費政策,促進生活垃圾從源頭上減量,加大垃圾分類處理宣傳力度,引導居民形成垃圾分類習慣。三是進一步強化資金保障。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綠色債券等方式,對有關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用于項目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當前,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各地污水處理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請問國家發展改革委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入手,有效的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
孟瑋:近年來,我國為系統化推進水污染治理,發布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實施了多項重點工程,有效提升了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的效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各地污水處理能力不平衡,污水管網建設運營環節相對薄弱,污水收集效能較低,污泥資源化利用和處置尚不規范等問題仍較突出,迫切需要進行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具體到剛才記者朋友提到的,如何進行補短板強弱項,重點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關鍵環節。
一是補齊污水處理能力短板,強化能力建設,解決布局不均衡、能力不匹配的問題。在統籌考慮城市布局和處理需求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處理設施建設。聚焦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城市,提出集中處理設施全覆蓋的更高要求。在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區域推動污水資源化用于生態補水、工業用水和市政用水,作為常規水資源的有益補充。
二是補齊收集管網短板,提高收集效能,解決管網空白區和老舊管網更新的問題。強調“廠網一體化”,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的“毛細血管”。大力推進清污分流、管網更新修復和混錯接改造,減少輸送過程中的污水滲漏,提升集中收集效能。鼓勵南方降水量比較大的地區,采取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等多種手段推進雨污合流管網改造,降低雨洪等極端天氣下溢流污染頻次,緩解城市內澇。
三是補齊資源化處理短板,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解決污泥在實際處理過程中的出路問題。因地制宜選擇處置技術路線,限制污泥填埋并逐步壓減規模,規模用地緊張的大中城市率先推進污泥焚燒處置。
四是補齊基礎數據平臺短板,推動信息系統建設,解決管網底數不清和運行狀況不明等問題。各地要開展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摸底排查,依法有序建立地理信息系統,探索構建智能化管理平臺。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協調,強化督促檢查,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統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推動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體系進一步完善,滿足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