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這一輩子不是我所追求的”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8-11 10:48:56
摘要:
周培源(1902.8.28-1993.11.24)
著名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籍貫:江蘇宜興
院校:清華學校
成就: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
周培源:“這一輩子不是我所追求的”
周培源一生有兩個主要研究方向,一個是廣義相對論引力論與宇宙,另一個是流體力學湍流理論。他在后者上的成績尤為突出。他對湍流理論方面進行了長達六十余年的研究,被稱為世界當代流體力學的“四位巨人”之一。1938年,周培源隨清華大學前往昆明,周培源一家歷經搬遷之后居住在昆明城外西南方的山邑村。此時周先生的女兒周如枚、周如燕已到了上學的年齡,需到距村12華里的車家壁上小學。于是,周培源買了一匹馬,用以代步。此馬系云南西部出產的永北馬,毛色棗紅,骨骼粗壯,強健有力,贈予佳名曰“華龍”———“中華之龍”。每逢一、三、五上課之日,他5點多鐘便起床,喂好馬,備上鞍,讓兩個女兒坐在馬背上,自己牽馬步行,把她們送到車家壁,然后獨自騎馬去西南聯大。每周二、四、六不上課,送過女兒,便驅馬到山上吃草,當起馬倌。周培源以馬代步,馳驅在山邑村與學校之間。精瘦的軀干凜然地騎在馬上,頗有幾分威武,物理系教授饒毓泰便戲稱他為“周大將軍”,這個外號在聯大的教員與學生中廣為流傳。學生們十分喜歡華龍,課余為它添喂豆子和草料,上課還時不時地偷偷地往院子里瞅它幾眼。周教授如此“單騎走聯大”,也真可算是當年昆明“一景”!這種事,是別的教授都做不到的,由此引出了金岳霖后來最愛開的玩笑之一:如果有一天我們這批教授被困在一個荒島,大概第一個死掉的是葉企孫;第二個就是我,他比我還不行;最后惟一能活成也許能活久一點的,大概只有周公了。今天金岳霖教授笑話中所提到的幾位教授均已作古,聯想他們后來的經歷,不禁使人感嘆不已。“這一輩子不是我所追求的”。是周培源晚年回顧時所說的一句話,此話可謂意味深長。周培源是一個視科學為生命的人,新中國成立前,他在廣義相對論和湍流理論上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矚目的成績。新中國成立,過多的行政工作、社會活動占去了他許多時間和精力。在北大曾有過這樣一種說法:周先生是科學家中的政治家,政治家中的科學家。周培源對自己的一生也許應該是很滿意的。但他還是不滿意,據說成功人物的一大特征就是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要求。周培源也許就是這樣的人吧?
個人經歷
1924年周培源畢業于清華學校,1927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學習,獲博士學位。1929年回國后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清華大學教務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和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政協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九三學社第四屆中央常務委員,第五、六屆中央副主席,第七、八屆中央主席,第九屆中央名譽主席。
相關科學成就
主要為物理學基礎理論的兩個重要方面,即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論和流體力學中的湍流理論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論的基礎;研究并初步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引力論中“坐標有關”的重要論點。作為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周培源積極開展國際科技交流,爭取裁軍和世界和平,被人們贊之為科學家的表率和楷模,"和平老人","杰出的民間外交家"。
生活圖片
發布時間: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