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石耀霖院士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7-14 17:24:14
摘要:
春光和風暖暖,高樓綠草盈盈。激動、好奇、忐忑,我們武漢教育基地小洪山記者團的四名研究生,在中科院武漢分院馬明霞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北京中科院玉泉校區準備采訪石耀霖院士。一路上,我在心里無數次地暗暗想象著石院士到底會是怎樣一位院士呢?是什么讓他放棄了國外的優越生活毅然回國?是什么樣的經歷使他擁有如此廣博的多學科知識?又是什么樣的言傳身教使他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
由于不認識路,而石院士所在的科研樓有兩個門,我們一開始走錯了辦公室,導致與石院士的采訪比原定時間推遲了一會兒。他一見到我們就熱情地過來迎接,聽他的助理說,石院士十分準時,一大早就來到實驗室,準備接受我們的采訪。進到會議室,石院士請他的助理給我們倒水,對我們十分親切,就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輩,絲毫沒有距離感。
石院士帶著一副眼鏡,顯得儒雅、有學識。衣著樸實得體,說話聲如洪鐘,還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特別和藹親切。平易近人、熱情謙遜是石院士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在接下來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我們更像是在聆聽一位長輩對我們的殷切教誨,并與我們分享他對科研以及人生的感悟。
石院士是改革開放后國家首批選派的出國人員。他在88年于美國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便毅然舉家回國,來到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作。當時,國內的實驗條件十分艱難,石院士歷經艱辛,終于將3.5萬美元的一臺工作站和一臺386的電腦免稅地帶回了祖國。那時候,國內還沒有現在的吸引歸國人才的優惠政策,回國后子女上學、住房等問題也沒能及時解決,但是這些在石院士看來都不是困擾。石院士說,對國家簽了回國的協議,就有責任要回國。正是這種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重信義、守承諾,使得他義無反顧地從美國回到了祖國。他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在研究生院建起了“地球動力學”實驗室,并很快展開了研究工作。談到這段經歷的時候,石院士只是略微帶過就沒再提及,也許在他看來,回國的決定以及其中的艱辛根本微不足道,但是,正是這樣一種高尚質樸的愛國情懷深深感染和打動了我。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石院士對此真的是身體力行。他十分熱愛讀書,興趣廣泛。石院士認為,讀書如果只讀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文章,這樣會將自己的思路人為地限制在了一個狹小的范圍內,不利于交叉學科的前沿創新。因此,應該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用專業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問題。
除了喜歡閱讀,廣泛涉獵各個學科的知識,石院士還十分喜愛大自然,經常出野外增長見識。當時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他走遍了美國四十多個州,所有的國家公園也幾乎都去過,為了節省開支,石院士在野外就住帳篷或者車里。假期的時候,他有時從西海岸開車到東海岸,然后再回來,石院士還去過復活節島。他認為,我們不僅要多讀書,還要開闊眼界,通過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就會對許多事情產生興趣。要多去走一走,多去看一看,這樣既可以認識自然,也能夠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石院士的言傳身教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兒女,他的女兒利用假期,到過南極、加拉帕戈斯(Galapagos)群島和馬丘比丘等地。從談話中,我可以看出石院士是一位非常慈愛的父親,他很自豪自己能夠有機會游覽世界,也很欣慰兒女繼承了自己愛好大自然的這一優點。
在采訪的過程中,石院士非常認真和誠懇,當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之后,他并不是隨口就給出答案,而是要在腦海中思考一會才告訴我們答案。也許正是這種嚴謹的作風、認真的態度才使得石院士有了今天的成就。